九游模拟手游

此人是正兵团级将领,为何1955年没授衔?毛主席:此人骄傲自满
九游模拟手游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九游模拟手游 > 新闻动态 >
此人是正兵团级将领,为何1955年没授衔?毛主席:此人骄傲自满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7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1955年,我军举行了全军的首次大授衔,由于这次授衔很重要,因而负责评衔的有关部门做了十分充足的工作。很快,一份关于授予大将,上将人选的名单被送到了毛主席的面前。毛主席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,不禁陷入到了对往事的回忆中,忽然,毛主席的目光停留下来,看向了名单上的一个叫王建安的人。思虑后,毛主席提笔写道:“此人骄傲自满,授中将为宜。”很快,负责评衔的有关部门就收到了毛主席的指示,众人一看面面相觑,因为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王建安有骄傲自满的行为啊。毛主席的批示,肯定也有一定的道理,那么,到底该如何对王建安评衔呢?对于王建安的评衔,此时众人十分慎重,从级别上来说,王建安是正兵团级将领,除了徐立清主动申请降为中将外,比他级别低的韩先楚,李天佑,刘震等人都是上将,如果将王建安评为中将,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。王建安做了什么事,使得毛主席对他评价为骄傲自满呢?与许世友翻脸在王建安的革命生涯中,许世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,在很多历史的重要关头,两人之间都发生了许多传奇的故事。王建安是湖北黄安人,1908年出生,由于家贫,少年时期曾给地主打短工,地主对他非常苛刻,每日都是剩饭剩菜。小小年龄的王建安不愿让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下去,因而他开始偷偷的学习写字,背诵文学作品,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不过,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,靠读书改变命运,无疑不是最好的出路。16岁时,王建安离开了黄安,前往大城市武汉寻求机会,此时正值大革命的高潮时期,王建安投笔从戎,阴差阳错成为了吴佩孚部的一名普通战士。吴佩孚是妥妥的军阀,在部队里没多久时间,王建安就看到了军阀部队作风,打骂士兵,欺负老百姓,似乎是一个惯例。王建安内心非常痛苦,他知道,自己想要参加的部队,绝不是这样的部队,因而在之后,王建安离开了吴佩孚部队,回到了家乡。此时,家乡正在进行了着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,王建安当即投身其中。1927年8月,大革命已经失败,全国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,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,王建安不仅没有怕,反而是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。这一年,对于王建安而言影响很大,因为他跨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,即正式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入党以后,王建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的浪潮中。同年11月,王建安参加了我党在鄂豫地区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即“黄麻起义”起义后,王建安一直在部队中任职,先后担任了班长,排长,连长等职。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中,王建安多次立下大功,由此,他的职务也是升的很快,到1932年时,他已经升任为了团政委,一年后,他再次升任为了师政委。王建安参加红军后虽然主要是干政治工作,但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绝对不差。1933年,在宣达战役中,时任师长的王烈山同志牺牲后,王建安挑起了师长的责任,指挥部队继续作战,最终,部队取得了完全的胜利,后来,红四方面军评价王建安时用了四个字,即“军政双全”经此一战,王建安受到了上级的重视。不久,王建安升任了红四军军政委,与他搭档的,正是四方面军赫赫有名的猛将,许世友。在最初与许世友搭档期间,两人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,而且也他们也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。当时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,王建安还操心了许世友的婚事,给他做了媒人。经过此事后,王建安与许世友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一些。不过,等到1937年,这一切都变了。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,随后,为了打通与苏联的通道,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西征。在西征的路上,西路军战士们英勇杀敌,消灭了数万敌人,但是由于没有补给,没有建立根据地,最终西路军失败。1937年初,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批判张国焘的会议。在批判中,其锋芒无可避免地指向了红四方面军的很多干部,尤其是许世友,洪学智,王建安等一大批的高级干部。许世友向来脾气火爆,耿直,他气不过,当场与批判他的人吵了起来,许世友是位武将,自然是说不过对方,为此,他被气的吐血住院。许世友在医院醒来后,一些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都去探望他,有洪学智,王建安等人,趁此机会,许世友提议,大家离开延安,前往四川找人打游击。在场的人都同意了,经过研究,大家将日子定在了1937年的4月4月。而最终,这个计划并没有被实现。一个被毫无破绽的计划,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实现呢?原因很简单,因为有人泄露了秘密。而泄露计划的人,正是王建安。王建安是政委出身,他比更多的人要认识到,如果这个计划一旦成行,那性质会变得严重,属于违纪行为。在关键时刻,王建安将情况汇报给了抗大保卫处,随后,抗大校长林彪立刻将消息汇报给了毛主席,建议先将参加这些计划的人给抓起来,毛主席表示同意。就这样,许世友与王建安的梁子便结了下来。1937年6月,边区最高法院对参加这次计划的人一一判刑,许世友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,后来,毛主席介入此事,许世友等大多数将领都被放了出来,这些人后来为革命再立新功。不过,对于王建安泄密一事,也成为了许世友心里一个难过的坎。抗战时期,王建安与许世友都在山东,但是每次开会,许世友都没有正眼看过王建安,王建安有心想要和解两人之间的矛盾,许世友冷冷笑道:“关键时刻当叛徒,上了战场也是叛徒。”两人之间的矛盾,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。毛主席上演“将相和”1948年,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,毛主席决定重新启用王建安和许世友,让两人重新搭档。济南战役前,王建安接到通知赶往西柏坡,毛主席见到王建安,开门见山道:“千里请你来,就是要交给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,攻下济南。”王建安当即表示:“我没意见,绝对服从组织安排。”不过,王建安此时心里也有些不安定,王建安依然在担心自己和许世友的关系,毛主席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,因而开口道:“你到山东兵团,许世友任兵团司令员,你任副司令员。人们都说,一山难容二虎,我却说孤掌难鸣。只要你们二人齐心协力,那么攻克济南必定是一场大胜。”王建安一听此话,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。毛主席意味深长地笑着继续说道:“我们就像演一场《失空斩》,如果失了街亭,那先斩许世友,然后打你40军棍,官降三级。”王建安:“主席请放心,我们一定拿下济南。”随后,王建安直接奔赴山东。此时,许世友在养伤,但是得知毛主席点名要他指挥济南战役时,他非常激动,当即安排小汽车将自己送到指挥前线。与此同时,许世友也知道了毛主席派王建安来担任自己的副手。十年前的恩怨,这时已经烟消云散,许世友说:“我许和尚打不下济南,就是辜负了主席的托付。老王来了,一定要齐心协力。”没多久,王建安赶到了指挥部,许世友设宴招待,他说:“老王,自从延安之后,这是我们第一次喝酒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,谁也不要再提。来,我先干为敬。”王建安一口闷掉杯中的酒:“等我们打下济南了,再好好喝一顿。”济南战役爆发后,许世友与王建安通力合作,两人仅用了八天就拿下了这座坚固的大城市。华野副政委谭震林感慨道:“两只虎,一只是廉颇,一只是蔺相如,毛主席让他们打济南,直接上映了一场将相和。”王建安优异的表现,也受到了党组织继续的重用。到了1949年初,华野整编为三野后,王建安被任命为了第七兵团司令员,随后,他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等。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评级,王建安毫无意外的被评为了正兵团级。按照王建安的级别,1955年授衔时,应该被评为上将,为什么毛主席要说他骄傲自满呢?顶撞上级影响授衔原因是王建安在战争年代里做的一件事。抗战时期,陈毅担任了山东军区司令员,王建安是副司令员,当时日寇对我军根据地进行扫荡时,军区召开了如何反扫荡的会议。在这次会议上,由于战斗后如何收尾的问题,引起了王建安与陈毅的争吵。这一次争吵,王建安由于脾气太大,居然拍着桌子和陈毅吵了起来,甚至摔门而去。这件事影响较大,经过口口相传,毛主席也知道了此事,这也成为了1955年授衔时,毛主席批示王建安骄傲自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不过,难道真的要授予王建安中将吗?这恐怕也不合理。在毛主席的批示后,负责评衔的有关部门开始走访一些王建安的老战友们,当陈毅,许世友等人得知此事后,他们纷纷给王建安说情,认为无论如何,都不能将王建安评为中将。陈毅对彭总和罗荣桓说道:“谁还没个脾气,王建安是个好同志,不能让他因为这一件事受到这样的委屈,一定要妥善处理此事。”许世友说:“王建安我了解,是个急性子,但是他绝对不会不服从领导,更做不出背后拆台的事。”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,评衔的有关负责人便找了一个机会,将此事汇报给了毛主席。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说:“确实是我有些片面了,差点让一个有功之臣受委屈,应该授予他上将军衔。”在毛主席的批准下,负责评衔的有关部门,最终于1956年,为王建安补授了上将军衔及3枚一级勋章。王建安得到了自己该有的荣誉,这也是必然的结果。那么,为什么在授衔之后,王建安以上将军衔,一直担任的都是副职呢?王建安先后担任了沈阳、济南、福州军区副司令员,一直都是大军区副职。上级安排王建安长期担任副职的原因,其实也并不难解释,王建安性格过于耿直刚烈,在战争年代里,这种性格大有益处,但是在和平年代的官场,似乎并不适应。因为高职务,往往也代表着此人需要统筹协调好多项工作和人际关系,而不是仅仅考验的是军事能力。所以,上级在深思熟虑后,最终决定让王建安长期担任了副职。对此王建安并不怨恨,因为在他看来,自己的性格和脾气,担任副职,也是最好的安排。